诗词原文
煮茶泉
宋·梅尧臣
清如淮水未为佳,泉迸淮山好煮茶。
淮水殊清且殊甘,那知此际更香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梅尧臣(1002年-1060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的推动者之一,他的诗作风格平淡含蓄,语言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淮水清澈已算难得,但比起从淮山迸发的泉水来煮茶,还是稍逊一筹,淮水本就既清又甜,可谁又能想到,用这山间迸出的泉水煮茶,茶香更是倍增,美妙无比。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淮水的清澈与淮山泉水的独特,强调了后者在煮茶时的绝佳效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品茶艺术的讲究。
赏析
这首诗以煮茶为背景,通过对淮水与淮山泉水的对比,突出了山泉煮茶的独特韵味,首句“清如淮水未为佳”直接点出主题,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对山泉的好奇与期待,次句“泉迸淮山好煮茶”则直接解答了前句的悬念,说明山泉煮茶之妙,后两句进一步强调淮水的清甜,但即便如此,也比不上山泉煮茶时的香气四溢,从而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创作背景
梅尧臣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在文学创作上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或隐居期间,对自然美景和品茶艺术的深刻感悟之作,诗人通过对淮水与山泉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在北宋时期,茶文化盛行,品茶成为文人雅士的一种生活方式,这首诗正是这一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