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隐主人臞见骨,不餐酥酪却餐茶。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桂隐纪咏·茶筅

宋·张镃

桂隐主人臞见骨,不餐酥酪却餐茶。

细搅龙团供玉食,凤箫吹老碧桃花。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镃(1153年-?),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南宋文学家、词人,也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园林艺术家,他出身显赫,为南宋名将张俊之孙,袭封清河郡王,张镃不仅文采斐然,还精通音律,善于书画,其园林“桂隐”更是闻名遐迩,是当时文人雅士聚会的重要场所。

作者简介

张镃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他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喜好结交文人墨客,经常在家中举办文学沙龙和音乐宴会,其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闲适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也是一位藏书家和园林艺术家,对古籍的收集和整理有着深厚的造诣,其园林“桂隐”更是集园林艺术之大成,成为当时文人雅士向往的胜地。

译文

桂隐的主人身形消瘦,几乎能看见骨头,他不享用酥酪这样的美食,却偏爱品茶,他细细地搅拌着珍贵的龙团茶,以供玉食之用,伴随着悠扬的凤箫声,碧桃花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老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桂隐主人对茶的偏爱,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享受的高洁品质,诗中“臞见骨”形容主人身形消瘦,但精神矍铄;“不餐酥酪却餐茶”则表明他舍弃世俗的享乐,转而追求茶带来的精神愉悦;“细搅龙团供玉食”描绘了品茶的精致过程,龙团茶是当时的名贵茶叶,象征着主人的高雅品味;“凤箫吹老碧桃花”则通过音乐与自然景物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茶为媒介,展现了桂隐主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品茶的过程描绘得如诗如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与雅趣的园林之中,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桂隐主人对茶的偏爱与世俗的享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品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镃在其园林“桂隐”中创作的一组咏物诗之一,旨在通过描绘园林中的景物和主人的生活情趣,展现其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当时,南宋社会风气奢靡,文人墨客多追求物质享受和世俗功名,而张镃却以茶为友,以诗为伴,过着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