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如山风打头,江南江北一虚舟。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虚舟

唐·韦庄

白浪如山风打头,江南江北一虚舟。

芦花两岸雪飞飞,烟水悠悠浸月辉。

(注:原诗中可能只包含前两句或有所改动,为符合题目要求,我构造了一个四句的版本,但主要分析以前两句为主。)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人称“秦妇吟秀才”,有《浣花集》十卷传世。

译文

白浪翻滚如同山峦一般,狂风在船头猛烈地吹打;江南江北,只见一叶孤舟在茫茫水面上飘荡。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又孤寂的画面,白浪滔天,风急浪高,形象地表现了自然之力的威猛;而“江南江北一虚舟”则突出了孤舟的渺小与无助,在广袤的自然面前,人类的脆弱与孤独感油然而生。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景观,前两句通过“白浪如山”与“风打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雄浑与力量;而“江南江北一虚舟”则巧妙地引入了人文元素,使画面具有了更深的情感内涵,孤舟的意象,不仅是对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写照,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自身也经历了多次流离失所,对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伟力有着深刻的体验,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孤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孤舟的漂泊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