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有怀杜审言》,全诗原文如下:
秋夕有怀杜审言
唐 杜牧
广文平生不解愁,只将诗句敌清秋。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影愁。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携手东亭日,空对离亭别后秋。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其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
译文
广文先生(此处可能借指某位文人或杜牧自喻,因杜牧曾任广文馆博士)一生从不懂得忧愁,只以诗句来对抗清冷的秋天,半夜里,月光洒落在床前,蟋蟀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病痛,万里之外的寒云之上,大雁的影子也带着愁绪,雨后天色昏暗,残灯下的棋局已经散去,酒醒后独自躺在枕上,恰逢大雁南飞之初,回想起当年在东亭携手漫步的日子,如今却只能空对着离别后的秋日亭台。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境遇的感慨,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如落月、蟋蟀声、寒云、雁影等,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以此映衬诗人内心的愁绪,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情境,突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首联“广文平生不解愁,只将诗句敌清秋”以豪迈的笔触刻画了诗人(或所喻之人)以诗抒怀、不畏秋愁的形象,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具体的秋夜景象,如落月、蟋蟀声、寒云、雁影等,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冷和孤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尾联则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境遇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牧的个人经历有关,杜牧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更是疾病缠身,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愁绪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杜牧对友情也极为珍视,这首诗中的“可怜携手东亭日”等句,可能正是他对某位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感慨。
《秋夕有怀杜审言》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和人生感慨的佳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过往时光的无限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