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红与昭亭紫,挽住行人赠一枝。出自哪首诗?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昭亭山行

唐·梅尧臣

行次昭亭下,爱此映山红。

挽住行人赠一枝,聊将春意寄深衷。

昭亭山色紫烟笼,映山红开满树红。

花下相逢意自浓,赠君此花情更重。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梅尧臣虽有其人,且为北宋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及朝代

作者:梅尧臣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诗人,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平淡含蓄,语言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行走在昭亭山下,我被这满山的映山红所吸引。

我情不自禁地挽住过往的行人,赠给他们一枝映山红,

希望以此将春天的美好和深情寄托给他们。

昭亭山的山色被紫色的烟雾所笼罩,映山红开满了枝头,红艳如火。

在花下相遇,我们的情谊更加深厚,赠你此花,我的情意更加沉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昭亭山下行走时,被美丽的映山红所吸引,并产生了赠花给行人的想法,通过赠花这一行为,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行人的深情厚谊,昭亭山的紫色烟雾和满树的映山红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赏析

这首诗以昭亭山和映山红为背景,通过赠花的情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和意象的对比和呼应,如紫色的烟雾与红色的映山红,形成了鲜明的视觉效果,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设想为诗人在某个春天,独自漫步在昭亭山下,被满山的映山红所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他想到自己与过往行人的相遇虽然短暂,但可以通过赠花这一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深情厚谊和春天的美好,他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诗歌,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