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风摇紫叶落,霜重锦花鲜。
暝拂宫娥袖,朝沾野客毡。
乍疑团扇影,别似晓珠圆。
散彩辉流璧,飘花入锦筵。
更怜斜日照,珠玑满亭前。
不知香雾湿人须,日照须端细有珠。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诗歌风格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聪颖好学,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山水田园,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影响,追求自然和谐之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
译文
不知道那芬芳的雾气打湿了人的胡须,阳光照耀下,胡须的尖端闪烁着细小的水珠,宛如珍珠。
释义
这句诗描绘了清晨或傍晚时分,露珠或雾气与阳光交织的奇妙景象,香雾可能是指花草的香气与雾气混合,湿润了人的胡须;而阳光照耀在这些湿润的胡须上,使得水珠闪烁,如同珍珠般美丽。
赏析
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中的微妙之美,诗人通过“香雾”与“日照”的对比,展现了露珠在阳光下的璀璨夺目。“湿人须”与“细有珠”的描写,既表现了露珠的湿润与晶莹,又赋予了诗句以生动的画面感,整句诗意境清新,语言优美,展现了韦应物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韦应物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这首《咏露珠》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转向山水田园生活后创作的,诗人通过对露珠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韦应物的笔下,露珠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一部分,更是他内心情感的外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