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次云窗竹
唐·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斫取青竿一径长,归来头白手拈香。
此君知入高僧眼,肯傍凡夫数亩墙。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从水际分。
只合此中容一士,君何须问此君恩。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报此君休怨我,平生心迹欲相安。
窗竹几丛连石榻,昼烟凝壑暮云间。
岁寒松竹长相伴,莫遣儿童触破颜。
劲节森森映玉台,平生心事七弦知。
此君合在青云上,却向人间争路岐。
忆昨新栽日,根株才数尺。
如今四五茎,个个干霄直。
风吹青竹声琅琅,雨洗娟娟色更鲜。
但使此君常有伴,不须频向俗人言。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寒天日暮倚修竹,曾记当年伴醉吟。
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木居士作煨尘叹,孤竹君真梁栋材。
那知此竹有贞心,不畏霜雪侵。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译文
木居士(一种木雕神像)只能发出煨尘般的叹息,而孤竹君(比喻坚韧不拔的竹子)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
释义
“木居士作煨尘叹”意指那些虚有其表、没有实际价值的东西只能发出无用的叹息;“孤竹君真梁栋材”则赞美竹子坚韧不拔、能够担当重任的品质。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木居士和孤竹君,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有实际价值的品质的赞美,木居士作为一种木雕神像,虽然外表华丽,但并无实际用处,只能发出无用的叹息;而竹子则不同,它坚韧不拔,不畏霜雪,能够担当重任,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才,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竹子的优秀品质,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中那些虚有其表、没有实际价值的人和事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观赏窗竹时所作,诗人通过对窗竹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坚韧不拔、有实际价值的品质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也通过对比木居士和孤竹君,批判了现实社会中那些虚有其表、没有实际价值的人和事,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也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平易通俗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