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景
朝代:清代
作者:李锴
葵心一岫卓南涯,秀野诸峰走北来。
云影半开千嶂合,松声忽断万山回。
幽深藏得仙灵迹,寂静闲观日月开。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远游觅蓬莱。
作者简介
李锴,清代文学家、诗人,字铁君,号鷇音,辽宁铁岭人,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精诗词,李锴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多描绘山水田园,抒发个人情怀,是清代文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广受赞誉,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译文
葵心山独立在南边天际,秀丽的原野上群山从北面奔涌而来,云影半开时千座山峰合抱,松声突然断绝时万山回响,幽深之处藏着仙灵的踪迹,寂静之中闲看日月交替,这里的风光无限好,何必远游去寻找蓬莱仙境呢?
释义
首联“葵心一岫卓南涯,秀野诸峰走北来”描绘了葵心山独立挺拔、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象,颔联“云影半开千嶂合,松声忽断万山回”通过云影、松声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静与深邃,颈联“幽深藏得仙灵迹,寂静闲观日月开”则表达了诗人对山林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静观,尾联“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远游觅蓬莱”则点明了主题,认为此地的风光已经足够美好,无需远游去寻找仙境。
赏析
这首诗以葵心山为中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林的幽静与壮美,诗人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群山、云影、松声等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也通过描绘山林仙境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锴在游历山水时所作,他当时身处葵心山附近,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描绘山景的佳作,诗中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山林仙境的憧憬,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锴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