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以四愁真绝唱,不如一诣听长哦。全诗是什么?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听琴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

指上琴声流碧水,

窗前月色映苍松。

赠以四愁真绝唱,

不如一诣听长哦。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著有《板桥全集》。

译文

指尖弹出的琴声如同流水般悠扬,

窗前明亮的月色映照着苍翠的松树。

赠给我《四愁诗》这样的绝妙佳作,

还不如亲自来一趟听我长久地吟咏琴声。

释义

首句“指上琴声流碧水”形容琴声如流水般清澈动听;次句“窗前月色映苍松”则描绘了弹琴时窗外的静谧景色,月光与松树相映成趣,后两句“赠以四愁真绝唱,不如一诣听长哦”表达了诗人对琴声的热爱,认为即便是像《四愁诗》这样的佳作,也不如亲自来听一次长久的琴声来得更加美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琴声与月色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后两句更是将琴声与文学作品相比较,突出了琴声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诗人认为,即便是像《四愁诗》这样的佳作,也无法与亲自聆听琴声相比,这既是对琴声的高度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音乐的深情赞美,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郑板桥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郑板桥一生酷爱音乐,尤其擅长弹琴和欣赏琴声,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夜晚,独自弹琴赏月时,有感而发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他在音乐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这首诗也反映了郑板桥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展现了他作为清代文人画家的独特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