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宝气亭前双太阿,龙光再吐射银河。
风云际会英雄志,日月交辉壮士歌。
剑气纵横冲霄汉,刀光凛冽斩妖魔。
宝刀未老心犹壮,誓斩楼兰报家国。
作者及朝代
此诗名为《宝气亭咏剑》,作者为明代文学家杨慎(1488年-1559年)。
作者简介
杨慎,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属四川成都)人,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在文学上,特别是在诗词、散曲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词风格雄浑豪放,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明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宝气亭前摆放着两把锋利的宝剑(太阿),它们的光芒再次闪耀,如同银河倾泻而下,风云际会之时,英雄们的志向得以展现;日月交辉之际,壮士们唱响了激昂的歌谣,宝剑的剑气直冲云霄,刀光凛冽,足以斩除妖魔,虽然年岁已高,但宝刀未老,心中的壮志依然不减,誓要斩除楼兰,报效家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宝气亭前的两把宝剑,表达了作者对英雄气概和壮士情怀的赞美,诗中“双太阿”象征着锋利的武器和英勇的战士,“龙光再吐射银河”则形象地描绘了宝剑光芒的璀璨和威猛,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英雄们的壮志和豪情,以及他们为保家卫国而英勇奋斗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宝剑的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家国情怀的抒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力量和美感,通过“宝刀未老心犹壮”等诗句,也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感染力的佳作。
创作背景
杨慎在明代中期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文学家和学者,他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和国家的热爱,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时期,面对国家危难和民族危机时,为了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而创作的,通过描绘宝气亭前的宝剑和英雄们的壮志豪情,杨慎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坚定信念,也通过这首诗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