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向来守荆溪,郡有诗人元不知。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荆溪郡圃

宋·苏舜钦

老夫向来守荆溪,郡有诗人元不知。

只道无人争得解,春风吹破碧桃枝。

作者及朝代

苏舜钦(1008年-1048年),字子美,北宋诗人、书法家,与梅尧臣齐名,时称“苏梅”,他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即以文章显名于世,曾任大理评事、集贤校理等职,后因支持范仲淹等人推行的“庆历新政”而遭到贬谪,苏舜钦的诗风豪健,在北宋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苏舜钦性格豪迈,不拘小节,喜欢饮酒和游历山水,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怀,风格雄浑奔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也是一位书法家,擅长行书和草书,作品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译文

我(老夫)以前镇守荆溪这个地方时,竟然不知道这里还有诗人存在。

只以为这里没有人能够解开(或理解)诗意,没想到春风吹落了碧桃枝,让我发现了这里的诗意盎然。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苏舜钦在镇守荆溪期间,意外发现当地诗人的惊喜之情,他原本以为这里缺乏文学氛围,但春风中飘落的碧桃枝却让他感受到了这里的诗意之美,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荆溪诗人的认可和赞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苏舜钦对荆溪诗人的发现和赞赏,首句“老夫向来守荆溪”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地点,次句“郡有诗人元不知”则通过转折表达了诗人的惊讶和好奇,后两句“只道无人争得解,春风吹破碧桃枝”则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荆溪诗意的发现和感悟,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富有哲理和启示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舜钦在镇守荆溪期间所作,当时,他可能因为政务繁忙或心情抑郁而未能充分领略当地的文学氛围,在春风的吹拂下,他意外地发现了当地的诗人和诗意之美,从而产生了这首充满惊喜和赞赏之情的诗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荆溪诗人的认可和赞赏,也反映了诗人对文学和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