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筝
唐·白居易
高人爱筝如爱玉,忍口不餐要添竹。
素手轻拂弦上音,一曲清歌绕梁栊。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贴近民生,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译文
高雅的人对古筝的喜爱如同对美玉的珍爱,为了增添筝的音韵之美,宁愿忍受饥饿也不去享用美食,而是选择用竹子来制作更多的筝弦,素手轻轻地拂过筝弦,弹奏出悠扬动听的旋律,一曲清歌仿佛绕着屋梁久久回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人对古筝的深厚情感,展现了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诗人用“爱筝如爱玉”来比喻高人对古筝的珍爱程度,进一步通过“忍口不餐要添竹”来强调他们为了提升筝的音韵之美,不惜牺牲个人享受,这种精神境界令人敬佩,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弹奏场景,展现了古筝音乐的魅力和感染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高人对古筝的深厚情感和执着追求,诗人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高人对古筝的珍爱程度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还蕴含着对艺术的无私奉献和执着追求的精神,这种精神境界令人感动,诗人还通过具体的弹奏场景,展现了古筝音乐的魅力和感染力,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古筝音乐的悠扬动听。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高雅艺术的追求有关,白居易本人就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不仅擅长诗歌创作,还对音乐有着深厚的造诣,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音乐的赞美和描绘,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欣赏古筝演奏时,被高人对古筝的深厚情感和执着追求所感动,从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雅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唐代文人墨客对艺术的执着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