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捧瑶觞玉座前,綵衣三世祝尧年。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宋·王珪

帝捧瑶觞玉座前,綵衣三世祝尧年。

楼台明映天光入,花柳晴开御气连。

日转龙旗云外影,风回鸾仗月中仙。

万方臣妾同瞻望,海宇升平亿万年。

作者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字禹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祖籍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潜山),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授扬州通判,历官集贤校理、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副相),次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罢相,出知扬州,后改知郓州、应天府等地,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驾崩,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王珪复任宰相,封岐国公,不久病逝,年六十七,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正”,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文学造诣深厚,有《华阳集》六十卷传世。

译文

皇帝在玉座前手捧精美的玉杯,穿着彩衣的三代人共同祝颂皇帝长寿,楼台高耸,天光映照其中,花柳在晴朗的天气里盛开,与皇家的气息相连,太阳转动,龙旗在云外留下影子,微风吹过,鸾仗中的仙女仿佛在月中起舞,天下的臣民都共同瞻望,希望国家海内升平,亿万年长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宫廷中接受群臣祝福的盛况,以及宫廷内外祥和、繁荣的景象,诗中“帝捧瑶觞玉座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皇帝手捧美酒,在玉座前接受群臣的祝福;“綵衣三世祝尧年”则表达了群臣对皇帝长寿的美好祝愿,后几句则通过对宫廷内外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赏析

这首诗以宫廷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皇帝接受群臣祝福的庄严场面和宫廷内外祥和、繁荣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瑶觞”、“玉座”、“綵衣”、“龙旗”、“鸾仗”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宫廷气息和华丽的美感,诗人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与昌盛的赞美和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珪担任宰相期间,当时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作为朝廷重臣,王珪对国家的繁荣与昌盛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会,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皇帝接受群臣祝福的盛况和宫廷内外祥和、繁荣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皇帝长寿的祝福,这首诗也反映了王珪作为一位忠诚的臣子,对国家和皇帝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