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湖山银作地,半篙舴艋玉为宫。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过湖

宋·姜夔

千里湖山银作地,半篙舴艋玉为宫。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酒同。

作者及朝代

作者:姜夔(kuí)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传世,姜夔一生未仕,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译文

广袤无垠的湖山被白雪覆盖,仿佛是用银子铺成的地面;小船轻轻划动,半篙深浅,船舱就像是用美玉雕琢成的宫殿,栏杆边冷风嗖嗖,大雪纷飞,漫天遍野,我满怀惆怅,却无人与我一起把酒共饮,共赏这雪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湖上的壮丽雪景,以“银作地”和“玉为宫”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雪后湖山的银装素裹和小船的晶莹剔透,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美景中却无人共赏的孤独与惆怅。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描绘冬日湖山的雪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前两句“千里湖山银作地,半篙舴艋玉为宫”以夸张的手法,将雪后的湖山比作银子铺成的地面,小船比作美玉雕琢的宫殿,形象地展现了雪景的壮丽与神奇,后两句“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酒同”则转而抒发诗人的情感,以冷风、大雪为背景,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姜夔一生未仕,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江湖、途径某湖时所作,当时正值冬日,大雪纷飞,湖山银装素裹,美不胜收,诗人独自泛舟湖上,面对这壮丽的雪景,心中却充满了孤独与惆怅,于是写下了这首《过湖》,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雪后湖山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在漂泊生涯中的孤独与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