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感怀
宋·杨万里
诚斋老子一皈休,最感蛩声五报秋。
月影转窗风叶动,夜寒人静思悠悠。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富有生活气息,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诚斋老人(杨万里自称)一旦归隐便不再问世事,最让他感慨的是秋夜里蟋蟀的五次鸣叫,提醒着秋天的到来,月光透过窗户,映照在屋内,风吹动着树叶沙沙作响,夜深人静之时,思绪悠长无尽。
释义
诚斋老子一皈休:诚斋是杨万里的号,老子是对自己的谦称,一皈休指彻底归隐,不再参与世事。
最感蛩声五报秋:蛩声即蟋蟀的叫声,五报秋指蟋蟀在秋季的不同时段鸣叫,此处用以形容时间流逝,秋天已深。
月影转窗风叶动:描绘秋夜景象,月光移动,风吹动树叶。
夜寒人静思悠悠:夜深人静,寒意袭人,思绪绵长。
赏析
这首诗是杨万里归隐后的作品,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归隐后的心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诚斋老子一皈休”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决心和心境,次句“最感蛩声五报秋”以蟋蟀的鸣叫为引子,引出对秋天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后两句“月影转窗风叶动,夜寒人静思悠悠”则通过具体的秋夜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绪的悠长,整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杨万里在仕途上曾历经波折,晚年选择归隐田园,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归隐后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在秋夜的静谧中,诗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同时也体会到了归隐生活的宁静和自在,这种心境的转变和人生的感悟,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