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白苎坐鼓琴,上有千岁长松青。出自哪首诗?

春秋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韦应物

乌纱白苎坐鼓琴,上有千岁长松青。

空山寂寥人迹稀,落花啼鸟相和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头戴乌纱帽,身着白苎衣,悠然自得地坐在这里弹琴,周围环绕着千年长青的高大松树,这空旷的山中寂寥无人,只有落花与啼鸟相互和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释义

“乌纱白苎坐鼓琴”描绘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乌纱帽和白苎衣是文人雅士的标志,鼓琴则体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上有千岁长松青”则借长松之青翠象征诗人高洁不屈的品格和对永恒之美的追求。“空山寂寥人迹稀,落花啼鸟相和鸣”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以及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共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乌纱帽、白苎衣、鼓琴等意象,展现了自己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文人形象,而“千岁长松青”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诗人高洁品格的隐喻,后两句则通过“空山寂寥”、“落花啼鸟”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期间所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在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山居生活的闲适与宁静,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