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才况是廊庙具,登庸衣钵亲分付。的释义

生辉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唐·王维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君才况是廊庙具,登庸衣钵亲分付。

好去西安苏县丞,今年天辟放卿贤。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你十五岁就穿上了彩衣,在慈母前尽孝承欢,因为岁贡而成为了孝廉,怀揣着橘子前往秦川,四座宾客都推崇你如文举(孔融),中郎将也赞许你如仲宣(王粲),你的才华本就是朝廷重臣的料子,登庸入仕的衣钵已亲自传授给你,好好地前往西安去见苏县丞,今年朝廷大开仕途,定能任用你这样的贤才。

释义

这首诗是王维为送别友人张参明经而作,诗中赞美了张参的才华和孝行,并预言他必将得到朝廷的重用,君才况是廊庙具,登庸衣钵亲分付”两句,更是对张参才华的高度评价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但并未过多渲染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张参才华和孝行的赞美,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诗中“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两句,用典贴切,既赞美了张参的才华,又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而“君才况是廊庙具,登庸衣钵亲分付”两句,则更是将张参的才华与朝廷重臣相提并论,预言他必将得到重用,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参即将参加科举考试并前往泾州省亲有关,王维作为张参的朋友,为了表达对他的祝福和鼓励,写下了这首送别诗,诗中通过对张参才华和孝行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王维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才的珍视,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科举制度和仕途的看重,以及文人墨客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扶持的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