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四海王鲁公,有人不减汉八龙。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赞王鲁公

唐·李商隐

九州四海王鲁公,有人不减汉八龙。

豪气雄图今尚在,千秋万代仰高风。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咏史诗和咏物诗也独具特色,往往借古讽今,寓意深刻。

译文

九州四海之内,王鲁公的名声远扬,他的才华与气魄,丝毫不逊色于汉代的八位贤臣(指东汉初期的窦融、邓禹、贾复、吴汉、耿弇、寇恂、冯异、岑彭八位开国功臣),他的豪迈气概和宏伟蓝图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颂,千秋万代之后,人们依然敬仰他的高尚风范。

释义

这首诗是对王鲁公的赞美之作,首句“九州四海王鲁公”点明了赞美的对象,并突出了其名声之广,次句“有人不减汉八龙”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王鲁公的才华与气魄,后两句则是对王鲁公品德和功绩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王鲁公的才华与气魄,首句“九州四海”与“王鲁公”相对,既点明了赞美的对象,又突出了其名声之广,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有人不减汉八龙”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王鲁公的才华与气魄,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后两句则是对王鲁公品德和功绩的颂扬,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整首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情感饱满,是一首优秀的赞美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中可以看出,李商隐对王鲁公充满了敬仰之情,这可能与王鲁公的才华、气魄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功绩有关,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李商隐可能希望通过赞美王鲁公这样的历史人物,来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这首诗也反映了李商隐对人才的重视和敬仰,以及对高尚品德和宏伟志向的赞美。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诗中的“王鲁公”在历史文献中并无确切对应人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首诗的欣赏和理解,在文学创作中,诗人往往会通过虚构或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我们可以将这首诗视为李商隐对理想人物的赞美之作,而非对具体历史人物的纪实描写。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