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东西二绝
宋·陆游
四岁相从亦快哉,东游兴尽却西回。
江山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我怀。
气岸不妨容驽骥,天机终欲付沙鸥。
归舟已办斜阳外,从此人间万事乖。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从四岁起就与你相伴,这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啊!我们一起向东游历,兴尽之后又转而向西归来,虽然这里的江山美景确实令人陶醉,但它毕竟不是我的家乡;风月虽好,却也不能寄托我的情怀,我的气度不妨容纳各种人才,就像骏马与劣马同槽,但我的天性终究是要像沙鸥一样自由飞翔,归舟已经准备好,在斜阳之外等待着我,从此我将远离人间的纷扰与不顺。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与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抉择,前四句通过叙述与友人相伴游历的经历,以及对当前环境的评价,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比“江山信美”与“非吾土”,“风月虽佳”与“岂我怀”,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人以“气岸不妨容驽骥”自喻,展现了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最后两句“归舟已办斜阳外,从此人间万事乖”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纷扰的决绝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厚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中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的厌倦和无奈,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也日益加深,在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相伴游历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