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南北音书少,野渡东西芳草多。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79个月前

诗词原文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附加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关键词要求)

故人南北音书少,野渡东西芳草多。

(注:此句“故人南北音书少,野渡东西芳草多”并非直接出自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而是根据诗意及关键词创作或化用的句子,用以描绘故人分别后音信稀少,而野外渡口四周芳草萋萋的景象,与韦应物诗中的意境相呼应。)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江汉地区曾经客居,每次相逢都痛饮醉归。

自从浮云一别之后,流水匆匆已过了十年。

今日相见欢笑依然如旧,只是人已衰老鬓发斑白。

为何我不回去呢?只因淮上有迷人的秋山。

(附加句译文:故人们因南北相隔,书信往来稀少,而野外的渡口四周,芳草茂盛,东西绵延。)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在江汉地区的相聚时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而“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喜悦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中“浮云”和“流水”的意象,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又暗含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而“欢笑情如旧”与“萧疏鬓已斑”的对比,则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淮上(今江苏淮安一带)与友人梁川故人重逢时所作,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在江汉地区的相聚时光,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淮上秋山的喜爱和留恋,以及因种种原因未能归去的无奈和遗憾。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