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匆匆掠眼过,落花寂寂柰愁何。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感怀

唐·李商隐

春事匆匆掠眼过,落花寂寂柰愁何。

晴丝袅袅游丝上,细雨霏霏湿翠蛾。

芳草萋萋迷远道,斜阳淡淡映清波。

东风不解离人意,犹自吹花满袖多。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春天的景致匆匆地从眼前掠过,落花静静地飘落,让人心生愁绪又能怎么办呢?晴朗的日子里,游丝袅袅升起,细雨霏霏打湿了美人的黛眉,芳草萋萋,迷蒙了远方的道路,斜阳淡淡,映照在清澈的水波上,东风不理解离人的心意,依旧吹拂着,让衣袖里装满了落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和无奈,诗中通过落花、游丝、细雨、芳草、斜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离别的感伤。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致和诗人的情感,首联“春事匆匆掠眼过,落花寂寂柰愁何”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匆匆逝去的感慨和无奈,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游丝、细雨、芳草、斜阳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凄清和寂寥,尾联“东风不解离人意,犹自吹花满袖多”则借东风不解人意,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他身处晚唐,社会动荡不安,个人命运也充满了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春天的逝去和美好事物的消逝产生了深刻的感慨和无奈,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离别的感伤,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现实的残酷和无奈使得他的这些情感只能化作诗中的文字,流传千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