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微雨密还疏,空里看来直是无。全诗是什么?

生辉5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雨

宋·陈与义

要知微雨密还疏,空里看来直是无。

但觉衣裾润如酥,不知庭院已滂沱。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词人、散文家。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文学家、诗人,他早年曾游历四方,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后入朝为官,但仕途坎坷,经历了北宋灭亡、南宋初建的动荡时期,他的诗词风格独特,既有北宋诗人的清新自然,又融入了南宋词人的深沉感慨,被誉为“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

译文

要想知道细雨是疏落还是稠密,从天空中望去,简直像是没有下雨一样,只觉得衣裳被细雨滋润得如同酥油一般,却未曾察觉庭院里已经下起了倾盆大雨。

释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微雨到暴雨的变化过程,前两句写诗人从空中观察细雨,感觉雨势稀疏,仿佛没有下雨;后两句则通过触觉和视觉的对比,展现了雨势的突然加剧,庭院中已是一片滂沱大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前两句“要知微雨密还疏,空里看来直是无”通过诗人的视角,将微雨的朦胧和稀疏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后两句“但觉衣裾润如酥,不知庭院已滂沱”则通过触觉和视觉的对比,将雨势的突然加剧和庭院中的暴雨景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陈与义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不幸,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微雨到暴雨的变化过程,既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