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洞庭西山寺
宋·范成大
石径萦回竹径赊,
步移景换不胜佳。
白云出岫无心好,
明月入怀到手华。
忽然两袖珠玑满,
割取三吴风月来。
万顷寒光一席铺,
冰轮行处片云无。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他早年多次应试不第,直到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才进士及第,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著作传世。
译文
石径曲折竹径远,步步移来景不同。
白云出岫无心态,明月入怀似珠玑。
忽然间两袖盈满珠玉,仿佛割取了三吴的风月。
万顷寒光如席铺展,冰轮行走之处片云不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洞庭西山寺时所见的美景和内心的感受,首联写石径竹径的曲折深远,以及景色随步移而变换的奇妙;颔联以白云出岫、明月入怀为喻,形容自然景色的美好和无心之态;颈联“忽然两袖珠玑满,割取三吴风月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眼前美景的极度喜爱和陶醉,仿佛能将三吴的风月都割取到袖中;尾联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的皎洁和广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游踪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洞庭西山寺的优美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忽然两袖珠玑满,割取三吴风月来”一句尤为精彩,不仅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热爱和陶醉,还通过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这首诗也体现了范成大诗歌的平易浅显、清新妩媚的特点,以及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范成大在南宋时期曾多次游历江南各地,对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这首诗就是他在游览洞庭西山寺时所作,通过描绘眼前的美景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范成大诗歌创作的风格和特点,以及他在南宋文坛上的重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