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瀑布
宋·杨万里
千尺银河落九天,潺湲声里暮云闲。
界破青山安用洗,涴他瀑布却愁侬。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平易近人,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千尺高的瀑布如同银河从九天之上落下,潺潺的水声中暮云悠闲地飘荡,瀑布之水界破了青山的界限,哪里还需要用水去清洗呢?反而是这瀑布之水溅到别处,让我心生愁绪。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以及瀑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首句“千尺银河落九天”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瀑布的高度和气势,次句“潺湲声里暮云闲”则通过瀑布的声音和暮云的悠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后两句“界破青山安用洗,涴他瀑布却愁侬”则通过瀑布对青山的“界破”和溅水的“涴”(污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瀑布之水的复杂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瀑布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瀑布的壮丽和自然界的和谐,诗人用“千尺银河落九天”来形容瀑布的高度和气势,既夸张又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还通过瀑布的声音和暮云的悠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瀑布之畔,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
后两句“界破青山安用洗,涴他瀑布却愁侬”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瀑布之水的复杂情感,诗人认为瀑布之水界破了青山的界限,使得青山更加生动和立体,无需再用水去清洗,瀑布之水溅到别处,却可能污染了其他的美景,这让诗人心生愁绪,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瀑布之水的复杂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杨万里在游览山水时所作,南宋时期,文人墨客多喜欢游历山水,以自然之美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杨万里作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也时常游历山水,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瀑布的壮丽景象和对瀑布之水的复杂情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细腻情感,这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环境保护的初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