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得招提在何许,只凭田父指林间。出自哪首诗?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知得招提在何许,只凭田父指林间。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成就颇高,风格清丽闲淡,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生活,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之一。

译文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但是到了秋天也没有开花,敲门后未曾听到一声犬吠,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问邻居才知道他居住在那个地方,要穿过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找友人陆鸿渐(即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圣”)不遇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陆羽新居的清幽环境、篱边未开的菊花以及询问邻家田父得知其居所的过程,展现了陆羽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寻访友人为线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活动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向往,首联“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写出了陆羽新居的清幽和远离尘嚣的特点;颔联“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则通过篱边未开的菊花,暗示了陆羽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品格;颈联“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通过敲门无犬吠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陆羽居所的静谧和诗人的急切心情;尾联“知得招提在何许,只凭田父指林间”则通过田父的指引,点明了陆羽居所的所在,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皎然与陆羽的深厚友谊有关,陆羽作为唐代著名的茶学家和文学家,与皎然多有交往,两人志同道合,共同追求超脱尘世的生活,此诗可能是皎然在得知陆羽迁居新居后,特意前往探访却未能相遇的情况下所写,通过这首诗,皎然表达了对陆羽生活状态的关注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