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唐·李商隐
衮衣不是未教归,不合威名满四夷。
天子无愁春日暮,将军不战空嗟迟。
苍龙阡陌东流去,黄鹤楼台西日微。
谁识孤云心自在,东西南北任风吹。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皇上的龙袍并未让他迟迟不归,只是他的威名已经传遍了四方蛮夷之地,天子在春日里无忧无虑,而将军却因未能征战沙场而空自嗟叹,苍龙般的阡陌向东流去,黄鹤楼台在夕阳下显得微微黯淡,又有谁能理解孤云那自在逍遥的心,任凭东西南北风吹拂?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子与将军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无奈的感慨,首句“衮衣不是未教归”暗指天子并未因留恋权势而不归,而是他的威名已经远播四方,次句“不合威名满四夷”则进一步强调了天子的威名之盛,后两句则通过将军的嗟叹和孤云的自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新颖独特,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天子与将军、孤云等形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意境,在表达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音乐感,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意蕴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怀苦闷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天子与将军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人也通过孤云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人生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整首诗在表达上含蓄而深沉,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人生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