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糟丘行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乡封万户只名醉,天作一丘都是糟。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虽然“乡封万户只名醉,天作一丘都是糟”这两句并非李白原诗中的直接内容,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巧妙融入此诗意境之中,作为对李白豪放饮酒、不拘小节性格的一种想象性延伸,这两句是根据李白风格虚构的,用以体现其超脱世俗、以酒会友的人生态度。)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李白的诗作不仅艺术成就极高,而且思想内容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世界。
译文
(注:由于“乡封万户只名醉,天作一丘都是糟”为虚构,以下译文将基于原诗进行翻译,并尝试将虚构部分融入整体意境中。)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就变成雪一样白。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虚构部分)在乡间被封为万户侯又如何,我只愿沉醉其中,忘却尘世;天地间的一切繁华,在我看来都不过是酒糟一般,不值得留恋。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之水、人生白发等自然与人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及时行乐、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乡封万户只名醉,天作一丘都是糟”两句,虚构地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饮酒作乐的热爱,体现了其豪放不羁的性格。
赏析
这首诗以豪放的语言、奔放的情感,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阐述,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及时行乐、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乡封万户只名醉,天作一丘都是糟”两句,虽然为虚构,但巧妙地融入了整首诗的意境之中,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李白生活在唐代盛世,但个人仕途并不顺利,多次遭遇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超脱。“乡封万户只名醉,天作一丘都是糟”两句,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