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挟清寒冻杀人,袖中十指怯头巾。出自哪首诗?

生辉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居苦寒

唐·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霜挟清寒冻杀人,袖中十指怯头巾。

苍生喘未苏,买得暖衣著。

忧哉何所道,但忆尧时人。

作者及朝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作者简介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后历任翰林学士、左拾遗、江州司马等职,他的诗歌创作以讽喻诗最为著名,如《卖炭翁》、《长恨歌》等,深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致力于诗歌创作和整理,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在八年的十二月里,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五天,连竹子和柏树都被冻死了,更何况那些没有衣服穿的人呢?回头看看村子里,十家有八九家都是贫穷的,北风像利剑一样刺骨,布絮根本挡不住寒冷,只能烧些蒿棘来取暖,忧愁地坐着等待天亮,这才知道在大寒之年,农民的生活尤其艰苦,而我呢,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却把草堂的门紧紧关着,穿着褐色的皮裘,盖着丝绸被子,坐卧之间都感到温暖,我幸免于饥寒交迫的痛苦,又没有耕种的辛劳,想到他们的处境,我深感惭愧,自问我是什么样的人呢?霜带着清寒,冷得能冻死人,袖中的十指连头巾都害怕去碰,百姓们还在喘息中未得到解脱,我却能买得起暖衣穿,我的忧愁又能向谁诉说呢?只能怀念尧舜时代的圣人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农民在严寒中的苦难生活与诗人自己的安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诗中“霜挟清寒冻杀人,袖中十指怯头巾”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在严寒中的艰难处境,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关怀。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刻揭示了农民在严寒中的苦难生活,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安逸生活与农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诗中“霜挟清寒冻杀人”一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严寒的残酷,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也表达了对尧舜时代圣人的怀念,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退居洛阳,致力于诗歌创作和整理,在这个时期,白居易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他的诗歌也更多地反映了这些方面的内容,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深刻揭示了农民在严寒中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这首诗也体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