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穷愁
宋·刘克庄
只怨送穷穷不去,元来却不怨工诗。
年年拈笔费纸张,岁岁如君来索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和评论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篇,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刘克庄的诗风以议论见长,常寓深意于诙谐之中,晚年作品更显深沉。
译文
只怪自己送走贫穷却贫穷依旧不离,原来问题并不在于我擅长写诗。
每年拿起笔来耗费纸张无数,都是因为你(贫穷)年年都来向我索要诗作。
释义
这首诗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贫穷的无奈与调侃,首句“只怨送穷穷不去”直接点出诗人对贫穷难以摆脱的烦恼,而“元来却不怨工诗”则转而自嘲,认为自己贫穷的原因并非因为擅长写诗,而是贫穷本身就不愿离开,后两句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年年写诗、岁岁被贫穷“索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自嘲与无奈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豁达与自嘲,通过“送穷”与“工诗”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将个人境遇与文学创作联系起来,既表达了对贫穷的无奈,又体现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坚持,诗中“年年拈笔费纸张,岁岁如君来索诗”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和口语化的表达,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作为一位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的文学家,刘克庄在生活中经常面临经济上的困窘,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乐观的态度和幽默的笔触,将生活中的困境转化为文学创作的素材,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见解,这首诗正是他在面对贫穷时,以一种自嘲而又不失风趣的方式,展现出的生活态度和文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