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南溪早春
唐·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清新自然,风格独特,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富有生活气息。
作者简介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雨水蒸发得无影无踪,小溪边长满了青草,堤岸上花朵盛开,溪水也涨满了,一个小孩在柳树的树荫下睡觉,正酣睡时,一头牛悠悠地把他吃草的领地牵走了,来到柳荫的西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南溪的美丽景色,首句“晴明风日雨乾时”点明了天气状况,雨后初晴,风和日丽,为全诗铺设了一个明媚的背景,次句“草满花堤水满溪”则具体描绘了南溪的景色,青草覆盖着堤岸,花朵盛开,溪水也涨得满满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后两句则通过描写一个小孩在柳荫下睡觉,一头牛悠闲地吃草,进一步渲染了南溪的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早春时节南溪的美丽景色,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南溪的景色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还通过描写小孩和牛的悠闲生活,进一步渲染了南溪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南宋时期创作的,当时,他身处官场,但内心却对田园生活充满了向往,在一次游览南溪时,他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南溪早春》,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寄托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不满和逃避,希望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来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