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奈永丰山色好,云窥雾看未分明。全诗是什么?

春秋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永丰山

唐·张籍

不奈永丰山色好,云窥雾看未分明。

烟霞深处人难见,水石清奇路欲迷。

林树深藏啼鸟细,溪流暗咽落花轻。

欲知此景谁能识,唯有孤云得此行。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生于约766年,卒于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仕途坎坷,但才华横溢,擅长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张籍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译文

无法忍受永丰山的景色如此美好,云雾缭绕中看不太清楚,烟霞笼罩的深处人影难觅,水石清奇让人迷失了道路,树林深处传来鸟儿细微的啼声,溪流在落花中暗暗流淌,发出低沉的声响,想要知道这样的景色谁能欣赏,只有那孤独的云朵伴随着我此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永丰山云雾缭绕、烟霞弥漫的迷人景色,以及诗人对此景的深深陶醉和感慨,首句“不奈永丰山色好”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永丰山景色的赞美之情,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云雾、烟霞、水石、林树、溪流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迷人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永丰山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诗人还通过对比、反衬等手法,突出了永丰山景色的独特之处,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创作背景

张籍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曾游历四方,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创作的灵感,永丰山作为他游历的一处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他的目光,在游览过程中,张籍被永丰山的景色所深深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游永丰山》,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