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自有薰笼锦,不用衣篝炷水沉。出自哪首诗?

梦梦67个月前

这首诗句“诗人自有薰笼锦,不用衣篝炷水沉”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槿花二首(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原文

《槿花二首(其二)》

唐·李商隐

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

未央宫里三千女,但保红颜莫保恩。

草绿长亭暮,烟昏古寺门。

诗人自有薰笼锦,不用衣篝炷水沉。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秋风露水使秋天的景色更加凄凉,槿花的荣枯在早晚之间变化无常,未央宫中的三千宫女,虽然能保住青春红颜,却无法保证皇帝的宠爱,长亭边草木葱茏,暮色渐浓,古寺的大门在烟雾中显得昏暗,诗人自己拥有精美的薰笼锦被,不需要再用衣篝点燃沉香来取暖。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槿花的荣枯变化,暗喻人生的无常和宫廷生活的冷暖,前两句写槿花在秋风中的凋零,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后两句通过未央宫中的宫女和诗人自己的生活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淡泊和对个人生活的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槿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宫廷冷暖的深刻感悟,诗中“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槿花在秋风中的凋零景象,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而“未央宫里三千女,但保红颜莫保恩”两句,则通过宫廷生活的描写,揭示了宫廷中女性的悲惨命运和皇帝的薄情寡义,最后两句“诗人自有薰笼锦,不用衣篝炷水沉”则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淡泊和对个人生活的满足,整首诗构思新颖,语言优美,寓意深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宫廷生活也充满了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李商隐作为一位敏感的诗人,对社会的黑暗和宫廷的冷暖有着深刻的感受,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宫廷冷暖的感慨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生活的满足和对宫廷生活的淡泊。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诗人自有薰笼锦,不用衣篝炷水沉”这两句诗在表达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们仍然是整首诗的一部分,与整首诗的主题和意境紧密相连,在理解和赏析这两句诗时,需要将其放在整首诗的背景和语境中进行考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