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诗句何须觅,满路春光总是题。的解释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行

朝代:宋

作者:释绍嵩

春风骀荡拂轻丝,柳色初匀浅黛眉。

溪水潺潺迎客至,山花烂漫映日辉。

此行诗句何须觅,满路春光总是题。

莫负良辰美景时,且将心事付瑶池。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平事迹不详,活跃于南宋中后期,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善于从日常景物中提炼诗意,表达内心的感悟与情感,他的作品在宋代诗坛上虽不算显赫,但以其独特的禅意和诗趣,赢得了一定的关注。

译文

春风轻柔地拂过细长的柳丝,柳色初显,如同女子淡淡的黛眉,溪水潺潺作响,仿佛在欢迎客人的到来,山花烂漫,映照着灿烂的阳光,这一路上,哪里还需要刻意去寻找诗句呢?满眼的春光本身就是最好的题材,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让我们将心事寄托在这瑶池仙境般的春色之中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里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前两句写春风拂柳、溪水迎客、山花烂漫的春日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认为满路的春光就是最好的诗句,无需刻意寻觅,同时也劝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以春风、柳丝、溪水、山花等自然元素为题材,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还通过“此行诗句何须觅,满路春光总是题”这一诗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释绍嵩的生平事迹不详,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其创作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春日里游历山水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诗人通过描绘春日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这种创作背景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广泛的共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