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钗股与锥沙,更数旱蛟及惊蛇。出自哪首诗?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不论钗股与锥沙,更数旱蛟及惊蛇。

随僧采药游天姥,应笑嵇康空苦嗟。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仝,自号玉川子,唐代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一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卢仝,唐代著名诗人,以茶诗闻名于世,他性格高洁,不拘小节,常隐居山林,与僧道为友,其诗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尤其擅长以茶为题材,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译文

(此处仅翻译“不论钗股与锥沙,更数旱蛟及惊蛇”部分)

不论是像钗股那样纤细的茶叶,还是像锥沙那样粗糙的茶叶,更不必说那些像旱蛟和惊蛇一样形态各异的茶叶了,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

释义

“不论钗股与锥沙,更数旱蛟及惊蛇”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茶叶形态的多样性,钗股比喻茶叶纤细柔美,锥沙则比喻茶叶粗糙有力,而旱蛟和惊蛇则进一步强调了茶叶形态的奇特和变化多端,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茶叶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茶叶形态多样性的欣赏。

赏析

这句诗是卢仝茶诗中的精彩之笔,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茶叶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人不仅关注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更关注其形态的美感,体现了诗人对茶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创作背景

卢仝的这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在他收到友人孟谏议寄来的新茶后,有感而发创作的,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还通过描绘品茶的过程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茶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诗人也借茶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不论钗股与锥沙,更数旱蛟及惊蛇”这句诗中,诗人更是以茶为媒介,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