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韩谏议注》
唐·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少陵无人张颠死,此翁奄有二子者。
飘蓬江海谩嗟吁,坐看青枫老秋叶。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现在我的心情不好,想要去岳阳却因病卧床不起,那位美人(指韩谏议)在秋水之畔亭亭玉立,她在洞庭湖边洗脚,远望着八荒之地,鸿雁不知何时才能飞来,江湖上秋水茫茫,有才华的人往往命运多舛,而妖魔鬼怪却喜欢阻挠人的前行,你应该与冤魂倾诉心声,把诗投赠给汨罗江(暗指屈原),少陵野老(杜甫自称)身边已无人陪伴,张旭也已去世,这世界上只剩下像你这样有才华的人了,我像飘蓬一样在江海间漂泊,只能徒然叹息,眼看着青枫树的叶子在秋风中老去。
释义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友人韩谏议的,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通过描绘自己因病不能远行、对友人的思念、对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时局的无奈,展现了杜甫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一句,深刻揭示了有才华的人往往命运多舛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感慨。“少陵无人张颠死,此翁奄有二子者”一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突出了韩谏议在当世的重要地位,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和深厚友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当时他漂泊无依,生活困顿,韩谏议是杜甫的友人,也是一位有才华的官员,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韩谏议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和诗人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