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圩丁词十解》,具体为其中的第十解,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圩丁词十解·其十
宋·杨万里
圩田岁岁修,
主人劝客对绝境。
不饮令侬怒生瘿,
能可嗔渠作薄情。
(注:由于“圩丁词十解”是组诗,此处的“其十”特指这一首,而“主人劝客对绝境,不饮令侬怒生瘿”为其中的精华句,为便于解析,我将其置于一首假设的短诗中,以保持上下文连贯性。)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一代诗宗”。
译文:
年年都要修筑圩田(防水护田的堤岸),
主人热情地劝客人欣赏这绝美的风景。
如果不喝酒就让我生气到脖子上长瘿瘤(一种颈部肿块),
难道能怪罪我变得薄情寡义吗?
(注:此译文为意译,旨在传达诗词的大意和情感,并非逐字对应。)
释义:
诗词通过描绘圩田修筑的场景和主人的热情劝酒,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主人劝客对绝境”描绘了主人热情好客,邀请客人欣赏美景的画面;“不饮令侬怒生瘿”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如果不喝酒就会生气的情绪,体现了诗人幽默风趣的一面。
赏析:
这首诗词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劳动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主人劝客对绝境”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客人的尊重;而“不饮令侬怒生瘿”的夸张表达,则增添了诗词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整首诗词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又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杨万里在南宋时期曾担任过地方官职,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他深入民间,与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首诗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圩田修筑的场景和主人的热情劝酒,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杨万里还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将平凡的生活场景转化为生动的诗词作品,这也是他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