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梅
朝代:宋
作者:杨万里
以酒为名却谤他,冰为肌骨月为家。
天教晚发争春色,不向东风怨落花。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诚斋体”,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虽然世人常以酒来比喻梅花,但梅花却因此受到诽谤;它冰清玉洁,以月为伴,以冰为骨,上天让它晚些绽放,以争夺春色,它从不向东风抱怨落花的命运。
释义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描绘梅花的特性和品格,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首句“以酒为名却谤他”暗指世人常以酒来比喻梅花的香气,但梅花却因此受到误解和诽谤;次句“冰为肌骨月为家”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孤高自赏的品格;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不畏严寒、不争春光的高尚品质。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高尚品格,诗人以“酒”为引子,巧妙地引出梅花的“谤”,既表达了世人对梅花的误解,也暗示了梅花的独特之处,诗人以“冰为肌骨月为家”来描绘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孤高自赏,使梅花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不畏严寒、不争春光的高尚品质,使梅花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咏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杨万里对梅花的喜爱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有关,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一直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杨万里通过描绘梅花的特性和品格,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品格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他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杨万里可能通过这首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未来的希望。
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包括诗词原文、作者及朝代、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等方面,希望这些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