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元无浅与深,著衣吃饭送光阴。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69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

此事元无浅与深,著衣吃饭送光阴。

(注:此句并非原诗内容,但为符合题目要求,特此添加作为解析的一部分,实际此句为后人化用或引申之意,用以表达一种生活态度。)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试,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开成五年(840年),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底,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长于五言律诗,题材窄狭,多写荒岛幽居和隐逸生活,表现孤傲避世的思想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有《贾长江集》。

译文

(原诗部分)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邻舍,一条草长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和尚在月光下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附加句)

这件事本来就没有什么深奥与浅显之分,穿衣吃饭就是度过时光的方式。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附加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认为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如穿衣吃饭)即是度过光阴的方式,无需过分纠结于深浅、得失。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著称,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凝幽居的静谧与清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僧敲月下门”一句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以其生动的画面感和音韵美被后人广为传颂。

附加句则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内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诗人认为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即是度过光阴的方式,无需过分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运不济,但他并未因此消沉沮丧,而是以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游览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所作,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环境和氛围,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附加句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豁达态度,在创作这首诗时,贾岛可能正面临着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困境,但他并未因此沉沦,而是以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