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唐·韦应物
山居日已永,草木情自舒。
旋将白石支燃鼎,却展青油当野庐。
云气半开岩岫隐,松声忽断涧泉徐。
逍遥得此真堪乐,何必求仙访隐居。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山中的日子渐渐变长,草木也显得自在舒展,我随即用白石支起炉灶生火做饭,又铺开青油布作为简陋的野外居所,云雾半开,岩岫若隐若现,松声突然中断,涧泉缓缓流淌,在这逍遥自在的环境中生活,真是快乐无比,又何必去寻求仙道或隐居的胜地呢?
释义
旋将白石支燃鼎:指用白石临时支起炉灶,生火做饭。
却展青油当野庐:青油布铺开作为简陋的野外居所,形容生活简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韦应物在山居生活中的悠闲自得,首联“山居日已永,草木情自舒”点明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草木的舒展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和,颔联“旋将白石支燃鼎,却展青油当野庐”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方式,白石支鼎、青油为庐,既体现了诗人的随遇而安,也透露出他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颈联“云气半开岩岫隐,松声忽断涧泉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云气、岩岫、松声、涧泉,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尾联“逍遥得此真堪乐,何必求仙访隐居”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满足与赞美,认为在这里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快乐,无需再去寻求仙道或隐居的胜地。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选择了辞官归隐,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欣赏,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那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