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房藏书
宋·文天祥
山房牙签三万轴,六丁下取归群玉。
汗牛充栋浩无涯,万卷今归手不释。
作者及朝代
作者: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
朝代:南宋末年
作者简介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次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退至福建,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达三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公元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
译文
山中的书房里藏书多达三万卷,仿佛是天上的六丁神祇下凡,将这些珍贵的书籍从群玉山中取回,这些书籍堆积如山,浩如烟海,如今我拥有了它们,爱不释手,日夜研读。
释义
牙签:古代用以系书卷轴头以便翻检的牙制签牌,这里借指书籍。
三万轴:形容藏书数量极多。
六丁:道教传说中的神名,能阴阳驱使鬼神,这里借指神力或天意。
群玉:传说中群仙居住之地,这里比喻书籍的珍贵和丰富。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赞美自己藏书丰富之作,首句“山房牙签三万轴”直接点出藏书之多,用“牙签”这一典雅的词汇,既显示了书籍的珍贵,又体现了诗人的文化修养,次句“六丁下取归群玉”则运用了神话传说,将藏书比作天上群玉山的珍宝,通过六丁神祇的意象,赋予了藏书以神秘和神圣的色彩,后两句“汗牛充栋浩无涯,万卷今归手不释”进一步强调了藏书的丰富和诗人对书籍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文天祥仕途不顺或隐居山林时期,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文天祥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通过藏书、读书来丰富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在南宋末年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文天祥的藏书不仅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寄托,也是他对抗外敌、坚守气节的精神支柱,这首诗既是对自己藏书的赞美,也是对学问和文化的颂扬,体现了文天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