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逍遥咏
朝代:宋代
作者:宋太宗
万物一马喻多少,漆园小家穷计校。
大道坦夷无曲径,直心清净有玄妙。
不须向外争锋利,只向心中寻正觉。
若得此中真意趣,逍遥物外乐陶陶。
作者简介
宋太宗赵炅(939年-997年),宋朝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炅,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通过“烛影斧声”事件继位,宋太宗在位期间,完成了北宋的统一,并进行了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推动了宋朝的繁荣,他个人对文学、艺术也有深厚的兴趣,留下了不少诗词作品。
译文
世间万物如同一匹马所象征的那样,难以计数其多少,而庄子(漆园吏)却在小家中穷究这些细微的差别,大道平坦宽广,没有曲折的小路,内心清净正直,便能领悟其中的玄妙,不需要向外争夺名利,只需在心中寻找真正的觉悟,如果能领悟这其中的真谛,便能超脱物外,享受逍遥自在的快乐。
释义
这首诗通过“万物一马喻”这一哲学命题,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本质的认识,庄子曾以“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来说明万物变化的统一性,而“一马喻”则可能是对庄子思想的引申或简化,强调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诗人认为,大道坦荡,无需在细微末节上斤斤计较,内心清净正直,方能领悟大道的玄妙,他也强调了内心的修行和觉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真正领悟了内心的真谛,才能超脱物外,享受逍遥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融合了道家哲学和佛教思想,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认识,诗人通过“万物一马喻”这一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强调了大道的坦荡和内心的清净,他也通过“不须向外争锋利,只向心中寻正觉”等诗句,传达了修行和觉悟的重要性,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宋太宗赵炅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推动了宋朝的繁荣和发展,他也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兴趣,留下了不少诗词作品,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时期,对人生和宇宙进行深刻思考后所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道的向往和对内心的修行和觉悟的追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墨客对道家哲学和佛教思想的热爱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