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望青原
唐·韦庄
昔从永和望青原,永和在地山在天。
今朝始得青原上,却看永和如井田。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时局的感慨,韦庄在词坛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
译文
从前在永和镇眺望青原山,那时永和镇仿佛在地上,而青原山则高耸入云,如同在天边,今天我终于登上了青原山,回望永和镇,它看起来就像一块小小的田地,渺小而不起眼。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从前在地面仰望青原山与如今站在山顶回望永和镇的视角变化,展现了登高望远所带来的视野转换和心境变化,诗中“永和在地山在天”与“却看永和如井田”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登高望远的生动画面,前两句通过“在地”与“在天”的对比,突出了青原山的高峻与永和镇的平凡,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今朝始得”与“却看”的转折,表达了诗人实现愿望后的满足与对过往视角的超越,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的诗歌往往蕴含着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韦庄游历或避难途中,登上青原山后触景生情所作,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诗人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寄托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在乱世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