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来送我还东去,四日相随到进贤。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鄱阳湖口阻风三日

宋·苏辙

恶风连日阻归船,一雨初晴夕照边。

今来送我还东去,四日相随到进贤。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辙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新党,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苏辙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集解》、《论语拾遗》、《道德经解》、《栾城集》等行于世。

译文

连续多日的恶劣风浪阻挡了我归家的船只,直到一场雨后初晴,夕阳照耀在湖面上,我才得以继续前行,如今这风仿佛特意来送我东归,连续四日都伴随着我,直到我抵达进贤县。

释义

本诗描绘了诗人在鄱阳湖口因风浪受阻多日,后遇风雨过后初晴,得以继续航行的情景,诗人以风趣幽默的笔触,将自然之风拟人化,赋予其“送我还东去”的温情,表达了对自然之力的感激与对归家的喜悦。

赏析

苏辙此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寓情于景,借风之力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与喜悦,首句“恶风连日阻归船”直接点出主题,即因风浪受阻的困境;次句“一雨初晴夕照边”则笔锋一转,描绘出风雨过后,夕阳映照湖面的宁静美景,为下文“送我还东去”作铺垫,后两句“今来送我还东去,四日相随到进贤”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风以情感,将其描绘成一位忠诚的伴侣,陪伴诗人一路东行,直至目的地,既体现了诗人的乐观心态,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辙仕途不顺,被贬谪在外,归心似箭之时,鄱阳湖口的风浪阻断了他的归途,无疑加重了他的思乡之情,风雨过后,诗人不仅得以继续前行,更在旅途中感受到了自然之力的温情与陪伴,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乐观与感激之情的佳作,此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体现了宋代文人面对逆境时的豁达与坚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