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珠贡入龙宫了,剩得檐前数颗看。出自哪首诗?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龙眼

宋·刘克庄

红纱帐里透芳香,

碧玉盘中缀锦囊。

万珠贡入龙宫了,

剩得檐前数颗看。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刘克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之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译文

红色的纱帐中透出阵阵芳香,

碧玉般的盘子中点缀着锦囊般的果实。

成千上万颗龙眼已被送入龙宫供奉,

只剩下屋檐前几颗供人观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龙眼果实的美丽与珍贵,首句“红纱帐里透芳香”通过红纱帐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氛围,同时暗示了龙眼的香气四溢,次句“碧玉盘中缀锦囊”则用碧玉盘和锦囊来比喻龙眼的色泽与形态,形象生动,后两句“万珠贡入龙宫了,剩得檐前数颗看”则表达了龙眼的稀有与珍贵,成千上万颗龙眼被送入龙宫供奉,普通人家只能看到屋檐前剩下的几颗,反映了当时龙眼作为贡品的尊贵地位。

赏析

这首诗以龙眼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龙眼果实的美丽与珍贵,诗人运用红纱帐、碧玉盘、锦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高贵而优雅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诗人通过“万珠贡入龙宫了”的描写,巧妙地揭示了龙眼在当时社会的尊贵地位,以及作为贡品的特殊意义。“剩得檐前数颗看”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龙眼稀有性的感慨,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感悟有关,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困苦,而权贵阶层却过着奢华的生活,诗人通过描写龙眼的珍贵与稀有,以及作为贡品的特殊地位,可能是在讽刺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和权贵阶层的奢侈浪费,诗人也可能在借物抒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无奈。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龙眼果实的美丽与珍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诗人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