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茅柴强作春,青青灯火夜相亲。全诗是什么?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居即事

宋·范成大

白白茅柴强作春,青青灯火夜相亲。

壮怀久落心中愤,短发频生鬓上尘。

欲倩东风换凡骨,一随鸾鹤上青云。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南宋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著作传世。

译文

白色的茅柴勉强算作春色,青色的灯火在夜晚与我亲近,壮志豪情早已消逝,心中满是愤懑,短发频繁生长,鬓角已积满灰尘,想要请东风换掉我这凡人的骨肉,随着鸾鹤一同飞上青云。

释义

首联“白白茅柴强作春,青青灯火夜相亲”以白茅柴和青灯火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在艰难困苦中仍努力寻找生活乐趣的心情,颔联“壮怀久落心中愤,短发频生鬓上尘”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年华老去的感慨,颈联和尾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现状、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村居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白茅柴和青灯火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的乐观态度和坚韧精神,首联以“白白茅柴强作春”起笔,用“强作春”三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在困苦中仍不失乐观的心态,接着以“青青灯火夜相亲”承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温馨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孤独而坚定的内心,颔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愤懑和无奈,通过“壮怀久落”和“短发频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迷茫,尾联则以“欲倩东风换凡骨,一随鸾鹤上青云”作结,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现状、追求更高境界的强烈愿望,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身处乡村,生活清贫但心境豁达,面对岁月的流逝和壮志未酬的遗憾,他通过描绘村居生活的点滴细节,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和追求,在南宋末年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范成大以诗歌为媒介,传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