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道是三衢远,挂起东风十幅蒲。出自哪首诗?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过三衢

宋·项安世

何人道是三衢远,挂起东风十幅蒲。

一日行尽三千里,快哉此风吾仆夫。

作者简介

项安世(1129年—1208年),字平父(一作平甫),号直斋,南宋江陵(今属湖北)人,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调绍兴府教授,除秘书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应诏言事,宁宗即位,除秘书省郎官,迁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后出知处州,以忤朱熹,落职主管台州崇道观,嘉定元年卒,年八十,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传世,项安世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史学家,其学识渊博,著作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谁说三衢这个地方遥远难达?我只需挂起东风中的十幅船帆(或指车帘、旗帜等,这里借指船只或车队),一日之内便能行走三千里路,多亏了这东风让我的仆人(或车队)畅快前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对三衢之行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力量的赞美,首句以设问开篇,引出对三衢距离的看法;次句则通过“挂起东风十幅蒲”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借助东风快速前行的情景;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东风带来的便利和诗人对此的喜悦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力量的赞美,首句设问,既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又巧妙地引出了下文的回答,次句通过“挂起东风十幅蒲”的生动描绘,将诗人借助东风快速前行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的“十幅蒲”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船只或车队的规模,还暗含了诗人对旅途的期待和信心,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东风带来的便利和诗人对此的喜悦之情,通过“一日行尽三千里”的夸张手法,突出了东风的神奇力量和诗人的畅快心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项安世前往三衢的途中,三衢即今浙江衢州一带,地处江南水乡,交通不便,诗人却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旅途的艰辛,借助东风的力量快速前行,这首诗正是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力量的赞美和对旅途乐观态度的体现,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旅途生活的向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旅途风光的佳作,更是一首展现诗人乐观态度和赞美自然力量的诗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