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全诗是什么?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

译文

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释义

篱落疏疏:篱笆稀稀落落。

一径深:一条小路很深很远。

树头:树枝头上。

新绿:初春草木萌发的嫩绿色。

未成阴:树叶稀少,还未形成浓密的树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乡村画面,前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通过描写篱笆、小路、新绿等景物,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机,篱笆的稀疏、小路的深远、新绿的嫩叶,共同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乡村画卷,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则通过描写儿童追逐蝴蝶的场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趣味性,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杨万里的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春天的美好景象和儿童的天真活泼,这首诗也体现了杨万里诗歌的鲜明特点: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创作的,当时他担任江东转运副使,在赴任途中经过新市(今浙江德清县新市镇),夜宿于徐公店时写下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乡村景物的描绘和儿童追逐蝴蝶的场景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南宋社会的安定和繁荣,以及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