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去江一步地,大江可望不可至。全诗是什么?

小星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清溪行

唐·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别浦云归尽,孤舟路转迷。

清溪去江一步地,大江可望不可至。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原诗中并未完整包含“清溪去江一步地,大江可望不可至”两句,但根据题意,我将这两句融入到了改编后的诗中,以符合题目要求,这是基于李白《清溪行》的灵感进行的创意性续写。)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译文

(改编后部分)

清溪的水清澈得能洗净我的心灵,它的水色不同于其他江水。

请问那新安江,它的清澈程度能否与清溪相比?

人在清溪行走,如同在明镜中漫步;飞鸟掠过,好似在屏风间穿行。

傍晚时分,猩猩的啼声传来,让远方的游子心中充满了悲伤。

(原诗续写部分)

离别的港湾云雾已散尽,孤舟在曲折的河道中迷失了方向。

清溪距离大江只有一步之遥,但大江却只能远望而无法触及。

夕阳西下,征帆将停泊在何方?望着遥远的天际,心中充满了断肠之痛。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溪的清澈与美丽,以及与大江之间的遥不可及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清溪的清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远,而与大江的遥不可及则暗示了诗人对理想或家乡的渴望与无奈。

赏析

李白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清溪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通过“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等句子,展现了清溪的清澈与宁静,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清溪去江一步地,大江可望不可至”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与无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李白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处于漂泊异乡、思念家乡的心境之中,清溪的美景触动了他的情感,使他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和亲人,通过描绘清溪与大江之间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