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波头高过屋,大江波头泼日毂。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潮

宋·杨万里

清溪波头高过屋,大江波头泼日毂。

潮来汹涌似山倾,舟人相顾色欲动。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作者简介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等职,在朝廷中,杨万里因正直敢言,屡遭贬谪,官终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易懂,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生活气息。

译文

清澈的溪流中,波涛汹涌,浪头高过了屋顶;大江之上,波涛翻滚,仿佛要将太阳也卷入其中,潮水来时汹涌澎湃,如同山岳崩塌一般,船夫们相互对望,脸上露出了紧张而又激动的神色。

释义

“清溪波头高过屋”描绘了小溪中波涛汹涌的景象,浪头之高甚至超过了房屋,形象地展示了水势的浩大。“大江波头泼日毂”则进一步描绘了大江之上波涛翻滚的壮观场面,仿佛要将太阳也卷入波涛之中,突出了江潮的磅礴气势。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观潮时的壮观景象,前两句通过对比清溪与大江的波涛,展现了不同水域的壮阔与力量,后两句则通过描写潮水的汹涌和船夫们的神态,进一步烘托了潮水的威猛与震撼,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潮水的汹涌与壮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观潮时所作,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观潮成为当时人们的一种娱乐活动,杨万里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的诗人,在观潮时被眼前的壮观景象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潮水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杨万里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他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