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鼙雷鼓百千面,援桴齐下作一鸣。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行军

唐·李峤

鸣笳叠鼓拥回军,

争认蛾眉扫黛痕。

五柞宫中开玉帐,

万花丛里簇金樽。

军鼙雷鼓百千面,

援桴齐下作一鸣。

路逢三老便相问,

王师此去定何名。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峤,字巨山,唐代文学家、诗人,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侍郎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苏味道、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同被称为“文章四友”,他的作品以五言律诗见长,内容多为咏物之作,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号角与战鼓齐鸣,军队凯旋而归,人们争相辨认着队伍中那位眉如远山、黛色轻扫的女子(可能是指某位将领的眷属或宫女),在五柞宫中,玉帐高悬,万花丛中,金樽美酒熠熠生辉,军中的大鼓小鼓如同雷鸣般响彻云霄,士兵们手持鼓槌,一同敲响,发出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路上遇到三位老者,便向他们询问,我们的大军此次出征,将会立下怎样的功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军队凯旋归来的壮观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军队的威武与荣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军队功绩的期待与赞美,诗中“军鼙雷鼓百千面,援桴齐下作一鸣”两句,尤为生动地描绘了军队鼓声震天的气势,展现了军队的雄壮与力量。

赏析

这首诗以行军归来的场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军队的威武与荣耀,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军队的凯旋归来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壮观的场景之中,特别是“军鼙雷鼓百千面,援桴齐下作一鸣”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鼓声震天的气势,更通过“雷鼓”与“一鸣”的对比,突出了军队力量的强大与统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军队的威武与荣耀,又表达了诗人对军队功绩的赞美与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某一时期的军事活动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军事力量强大的时期,军队频繁出征,战功赫赫,诗人李峤可能见证了某次军队凯旋归来的壮观场景,深受感动,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军队的功绩与荣耀,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当时国家军事力量的自豪与期待。

《观行军》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唐代军队的威武与荣耀,表达了诗人对军队功绩的赞美与期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军事力量的强大与统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